“濰坊名廚”王兵利
發布時間:
2021-03-09 11:17
來源:
暫無數據
匠心為用 創新為魂——記2020年度濰坊市技術能手王兵利
高高的廚師帽,手上一層厚繭,灶臺前的他嫻熟地一邊顛勺一邊翻炒。面對著這一臺爐灶、一塊砧板、一把菜刀,二十三年如一日,王兵利的眼神里只寫著專注、讀不出半點倦怠。
自1997年正式踏入烹飪行業以來,王兵利便始終遵從“干一行,愛一行,專一行”的從業精神,從17歲的廚房學徒到濰坊濱海旅游集團會議接待中心行政總廚,再到如今,他憑借一道“松鼠魚”佳肴,在山東省“技能興魯”職業技能大賽上斬獲一等獎,成功獲評“2020年度濰坊市技術能手”。
這些年,王兵利一步一個腳印穩扎穩打,對廚藝的執著與堅守成就了他堅定不移的匠人精神。“那時我讀書不好,便出來做廚師混口飯吃,轉眼堅持這么多年,現在更多是對烹飪的熱愛與追求。”王兵利感慨地說道。
作為餐飲人,王兵利明白,絕不能自認為可以“一招鮮,吃遍天”而固步自封、不思進取,只有不斷地學習和交流,吸取融合廚藝精髓,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和眼光境界,他自創的“煲鍋海參”就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。
“這是一道粵菜與魯菜相結合的創新菜品。那時考慮到濱海冬天氣溫低,為了能讓菜品保溫時間更長,我借鑒了廣東煲仔飯的做法,將野生長島海參加入排骨、豬手、老雞、瑤柱、金華火腿慢火煨制而成,不僅口感軟糯,也保證了足夠的溫度。”王兵利向記者介紹道。
面對美食,王兵利始終堅持“沒有最好,只有更好”的理念,對傳統菜品精益求精,對創新菜品研究調整,不僅提升了酒店的菜品質量,也讓各路大饕滿意而歸。
“醋燜鰨米魚”這道家喻戶曉的菜肴,傳統的制作方法是將野生渤海灣鰨米魚進行宰殺、去皮后直接燜制,但由于鰨米魚單體較大,在燜制過程當中很難入味。
為了提高整個菜肴的口感,王兵利從制作工序上反復推敲,嘗試不同的配料比例,最終發現鰨米魚在宰殺、去皮之前,需要提前加入鹽、蔥片、姜片、花椒、料酒等進行腌制,這樣既能保證魚肉徹底入味,又增加了魚肉的緊實感。
經過改良后的“醋燜鰨米魚”,得到了食客們的一致好評,一度成為濱海的特色菜品,王兵利更是憑借它在濰坊市“濱海旅游杯”第二屆飯店服務品質提升技能大賽中斬獲二等獎。
在注重菜品提升的同時,王兵利也十分重視對員工職業技能知識的培養,在日常培訓中開設理論課程,同時他積極整合濱海旅游集團的優質資源,以師帶徒,言傳身教,打造專業化、規范化的廚師團隊,指導帶領他們考取國家職業資格證書、參加各項技能大賽,努力培養更多高層次、高水準的青年廚師,將優秀的烹飪理念和技藝傳承下去。
但問耕耘,莫問收獲。王兵利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始終如一,為酒店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。二十三年的職業生涯里,他先后榮獲“濰坊名廚”“濱海區首席技師”“山東省飯店協會一屆名廚專業委員會委員”“中式烹調師一級/高級技師”“齊魯廚藝工匠金鼎獎”等榮譽稱號。
雖然他載譽無數,但在烹飪研究的這條道路上,他從未停歇,時刻前行,憑著一份對烹飪的敬畏與熱愛,以及對食與味的執著追求,更將匠心精神淵源流傳。
濰坊,濱海,烹飪,技能,廚師,精神,創新,旅游,大賽,提升